生死时速20秒!
她突发心脏骤停,幸运的是…
突发!有人晕倒在摆渡车!20秒,生命重新开始21日晨,来自医院医院的多位心脏疾病专家准备乘坐南航航班前往延安市、志丹县和宜川县,他们准备参加由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优秀医疗资源深入革命老区系列公益活动。
摆渡车刚开出不久,车上就“乱了”——有人在砸驾驶室的玻璃,有人大声喊道:师傅,快停车,有人晕倒了!快停车!出于职业敏感,摆渡车上军医们没有迟疑,迅速拨开人群来到晕倒乘客旁边。晕倒的是一位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躺在摆渡车上,一动不动。
医生们迅速上前,进行快速检查——
意识,没有!
大动脉搏动,没有!
呼吸,没有!
当发现倒地者已经没有心跳时,医生们一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心源性猝死!对于猝死的急救,时间就是生命。业内一直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也就是说心肺复苏和除颤的关键时期在心脏骤停之后的4分钟内。
要知道,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医院就已经死亡。而对于心源性猝死,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最为关键的抢救措施。
上手!没有任何犹豫,几位医生同时开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医生们迅速找到按压部位,开始按压。
1、2、3、4……
这时,周围的空气好像停止了流动,没有声响,周边的乘客盯着这一幕,这个经常在电视上出现的场景,居然今天在他们身边真实上演!
经过短暂的心脏按压后,晕厥的女士肢体突然有了动作,医生们迅速检查了一下脉搏,心跳有了!
在场见证抢救过程的其他乘客看了下表,从他们发现患者倒地昏迷,到心跳恢复,整整20秒!大家都知道,这20秒意味着一条生命!
10分钟,意识恢复!女乘客还不知道经历了什么“赶紧往回开,师傅,把摆渡车开回登机口!”
医生们迅速和司机沟通,他们知道,抢救还没有结束。与此同时,已经有旅客拨打了急救首都机场航站楼候机室,女性,症状:晕倒,怀疑是心源性猝死,请尽快安排救护车。
车内没有任何人反对,摆渡车原路返回登机口。得把患者抬到候机室的椅子上,让她平台,并等待急救车。
坏了,没有担架。经过沟通,大家发现,机场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协调过来担架。此时,晕厥的女士已经恢复了意识,睁开了眼睛。有人以为只是简单的晕倒,建议:这会儿没有担架,能不能让她自己走到候机室。
不行!肯定不行!医生们知道心源性猝死即使恢复心跳后,也要保持平躺,以防患者呼吸道堵塞。
来,一起抬!
众人拾柴火焰高,医生、乘客们过来帮忙的乘客将患病的女士以平躺的姿势抬到了候机室。放平、侧卧,等待救护车到来。
不久,晕厥的女士恢复了意识。她说,她有过原发性、一过性心脏病史。刚刚在摆渡车上,她只觉得眼前一黑,就没有意识了。她不知道,在她晕倒的这10多分钟里,她与死神擦肩而过——因为她足够幸运,倒在了一群国内心内科专家的旁边。
这些军医救治女乘客后,又匆匆赶往老区。
他们是由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医院)心内科主任陈韵岱带领的医疗专家团队,包括来自医院的徐勇、李玉峰、韩宝石、辜小芳等医生。
当天,他们已经到达延安,随即投入到公益活动中。
为医生们点赞!
小贴士:心源性猝死是什么?目前,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每年达数十万人,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心源性猝死需要得到社会更多 心脏骤停通常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脏在一瞬间丧失泵血功能,导致以脑为首的所有组织器官血供完全中断,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会导致悲剧发生。
专家提醒,患者一旦遭遇反复的不明原因的晕厥,并无法立刻判断疾病类型,一定要及时就医!如伴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引起重视。
心脏骤停是怎么回事?↓↓↓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心脏骤停有什么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无先兆症状,常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心脏停搏3~5秒,病人有头晕和黑朦;停搏5~10秒由于脑部缺氧而引起晕阙,即意识丧失;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停搏20~30秒呼吸断续或停止,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停搏60秒出现瞳孔散大;如停搏超过4~5分钟,往往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而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最为重要,心脏骤停4分钟内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心室颤动,4分钟后则多为心室静止。
心脏骤停如何识别?↓↓↓心脏骤停的识别一般并不困难,最可靠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轻拍病人肩膀并大声呼喊以判断意识是否存在,以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如果二者均不存在,就可做出心脏骤停的诊断,并应该立即实施初步急救和复苏。如在心脏骤停5min内争分夺秒给予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有可能获得复苏成功且不留下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损害的后遗症;但若延迟至5min以上,则复苏成功率极低,即使心肺复苏成功,亦难免造成病人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性的损害。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心脏骤停应如何施救?↓↓↓一旦确定是心脏骤停,就需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不过,首先要做的是要喊出“来人呀!救命啊!”,并指挥他人打急救电话。打电话的人要镇静,不要慌张。简洁地描述病人所处的位置,以便让医护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接下来就是心肺复苏三部曲“CAB”,指的是复苏的三个环节: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即心脏按压;A(Airway)——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B(Breathing)——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即口对口(或鼻)人工呼吸。
1、开放气道昏迷时,人的舌头会下坠,容易把自己的气道堵死。可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并清除病人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方法是一手放于病人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另一手的掌心放在病人下颏骨处,使其牙关紧咬,下颏向上抬。
2、人工呼吸如果你已经对病人做了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那么紧接着趴下去听一下病人的鼻里有无气息。如果没有,就捏住病人的鼻子,深吸一口气,用你的嘴完全罩住他的口,缓慢吹气,要确实看到他的胸部有随着你的吹气而起伏,每次吹气持续2秒钟,然后把手和嘴移开,让病人自己完成呼气动作,频率约10~12次/分钟。
3、心脏按压如果你已经对病人做了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那么紧接着趴下去听一下病人的鼻里有无气息。如果没有,就捏住病人的鼻子,深吸一口气,用你的嘴完全罩住他的口,缓慢吹气,要确实看到他的胸部有随着你的吹气而起伏,每次吹气持续2秒钟,然后把手和嘴移开,让病人自己完成呼气动作,频率约10~12次/分钟。目前,在一些公共场所如机场配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起来很方便,也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心率失常,使心脏恢复复窦性心律。当判断患者发生了心跳骤停,如果能够及时使用,会有助于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应当对大众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培训。
总而言之,遇到这种意外一定要保持冷静,马上采取必要的手段,不放弃地重复以上的复苏动作,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为患者保留最后的生存希望。
来源:北晚微健康、北京晚报、嘉宝华健康药房
赞赏
长按北京那家白癜风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