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 5 描述 st 段和 t 波

1. 2 心电图图形与各波的命名 解剖学的心脏分为 4 个腔, 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由于两个心房同时收缩, 两个心室也同时收缩因此, 从电活动的角度可把心脏看成两个腔: 心房腔和心室腔

3. 1. 6 观察并测量 st 段 t 波, st 段压低、抬高超过正常值均为异常t 波低平、倒置也视为不正常

3. 2. 3 心电轴: 测量 qrs 波电轴

3. 2. 4 描述 qrs 波时限、形态

3. 2. 2 传导间期: 测量 pr 间期、st 段、qt 间期, 标出具体数值

3. 2. 1 基本心律: 确定心电图的基本心律为窦性心律, 还是异位节律, 并确定心率

1. 1 心电图节律 节律是指控制心脏电活动的起窦性心动过速诊断源部位正常的心脏节律 ( 心律) 的电活动起源于窦房结, 称为窦性心律正常时窦房结的频率 60~ 100 次/ 分钟 ( bpm) 超过该频率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低于该频率则为窦性心动过缓除窦房结以外的心房、房室结、心室都有频率不同的自搏节律和部位, 这些自搏节律点称为异位节律点

2. 1. 4 pj 间期 从 p 波的起点到 qrs 波的终点 ( j 点) , 是心房除极、房室结传导和心室除极时间, 正常值3. 如何阅读和诊断心电图

3. 1. 1 通读心电图, 注意记录的心电图是否为 12 导联心电图, 如果记录导联不完整可影响心电图的最后诊断

3. 1. 2 判断各导联连接是否正确, 最常见的错误是将两上肢导联线连接颠倒, 使 6 个肢体导窦性心动过速检查联的心电图图形酷似右位心改变, . 导联心电图各波 ( 包括 p 波) 倒置, 但胸前导联却无右位心的特征性改变

3. 1. 4 测量 qrs 波时限、极向和振幅高度, 这些测量值均在正常范围 ( 0. 06~ 0. 10s) , 即心电图正常, 否则为异常注意测量 qrs 波时限应选择 12 导联中最宽的 qrs 波测量

3. 1. 3 观察各导联 p 波形态、极向、时限和频率是否正常, 重点为ⅱ、ⅱ、avr、avf、v1 导联, 正常时为窦性心律, 否则为异位心律

编辑:

2. 心电图各波的时限与测量

总之, 在阅读、分析心电图时, 应仔细测量各波及各间期的时限, 认真分析节律与波形改变的原因, 才能做出最后正确诊断

心电图研究早期,ein影响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thoven 将心电图的各波用英文字母表示: p 代表心房除极波, q、r、s 都代表心室除极波, 统称为 qrs 波群其中 q 波为 qrs 波群中的第一个负向波, r 波为一个正向 ( 直立) 波, r 波之后的负向波称为 s 波qrs 波最前部分可以有 q 波, 也可以无 q 波s 波和 t 波之间的部分称为 st 段u 波位于 t 波后 0. 20~ 0. 40s 的低而宽的波形, 形成机制不清 ( 图 1)

心房肌质地小、壁薄, 除极时产生的电位变化小, 心电图记录的电位较低矮称为 p 波心室肌质地大、壁厚, 心室除极时产生的电位变化大, 心电图记录的电位振幅较高称为 qrs 波心室肌除极后恢复到静息状态窦性心动过速检查的过程称为复极, 形成心电图的 t 波

3. 1. 5 测量 pr 间期长度, 其短于 0. 12s 或长于 0. 20s 均为异常

3. 1 阅读心电图的方法

2. 1. 2 qrs 波群时限 电活动通过心室肌传导与扩布的时间正常值 0. 06~ 0. 10s( 即 2~ 3 个小方格) 心室出现传导异常时 qrs 波时限增宽

2. 1. 1 p 波时限 心房肌除极时间, 正常值 0. 11s

3. 2 心电图诊断步骤与报告内容 目前对心电图诊断与报告的基本内容按一定顺序进行, 在阅读和解释心电图时, 应就心电图中可看到的所有表现进行分析与描述, 主要包括:

2. 1 心电图各波时限和间期 心电图除了 p、qrs、t 波及 st 段外, 还有电活动经过心脏不同部分传导、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扩布所需时间的间期例如: pr 间期、pj 间期以及 qt 间期等, 测量心电图各波时限及间期是了解心脏电活动最直接的方法 ( 图 2)

1. 心电图的节律与图形

2. 1. 3 pr 间期 p 波起点到 qrs 波起点正常 pr 间期值 0. 12~ 0. 20s, 相当于 3~ 5 小格该间期是心房开始除极和激动在房室结延迟传导的时间


白癜风早期症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8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