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cardiacpacemaker)是一种医疗器械,被用于心脏疾病的治疗。确切的说,通常是用于那些罹患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治疗,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R-R长间歇等等。在发病时,患者的心跳会突然减慢,如降低到每分钟30跳左右,这将会严重威胁到生命安全。而起搏器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在此刻短促多次的触发电脉冲刺激心肌,带动心脏按照预先设定的频率跳动,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心脏起搏器也更加小巧、功能更强大。它们能够监测患者的心跳情况并记录在案,甚至通过特定的传感器,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医生;这些数据可以为医生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更好的实现个性化治疗;也会根据患者的心跳情况,在预设的治疗模式中实时选择,确保电刺激的效果。有了它的保护,心律失常患者就敢于在白天从事户外活动,在夜晚安然入睡,而不用随时提心吊胆自己什么时候发病了。

起搏原理

脉冲发生器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输到电极所接触的心肌(心房或心室),使局部心肌细胞受到外来电刺激而产生兴奋,并通过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或闰盘连接向周围心肌传导,导致整个心房或心室兴奋并进而产生收缩活动。需要强调的是,心肌必须具备有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心脏起搏方能发挥其作用。

起搏系统的组成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常将脉冲发生器单独称为起搏器。起搏系统除了上述起搏功能外,尚具有将心脏自身心电活动回传至脉冲发生器的感知功能。

起搏器主要由电源(亦即电池,现在主要使用锂-碘电池)和电子线路过程,能产生和输出电脉冲。

电极导线是外有绝缘层包裹的导电金属线,其功能是将起搏器的电脉冲传递到心脏,并将心脏的腔内心电图传输到起搏器的感知线路。

人工心脏起搏适应证

人工心脏起搏分为临时和永久两种,它们分别有不同的适应证。

1.临时心脏起搏适应证

临时心脏起搏是一种非永久性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临时性或暂时性人工心脏起搏术。起搏电极导线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起搏器均置于体外,待达到诊断、治疗和预防目的后随即撤出起搏电极导线。如仍需继续起搏治疗则应考虑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任何症状性或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心动过缓患者都是临时心脏起搏对象。临时心脏起搏的目的通常分为治疗、诊断和预防。

2.永久心脏起搏适应证

随着起搏工程学的完善,起搏治疗的适应证逐渐扩大。早年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主要目的是为挽救患者的生命,目前尚包括恢复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主要的适应证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严重的心跳慢、心脏收缩无力、心跳骤停等心脏疾病。

(1)心房按需(AAI)型

电极置于心房。起搏器按规定的周长或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房,并下传激动心室,以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顺序收缩。如果有自身的心房搏动,起搏器能感知自身的P波,起抑制反应,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避免心房节律竞争。

(2)心室按需(VVI)型

电极置于心室。起搏器按规定的周长或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如果有自身的心搏,起搏器能感知自身心搏的QRS波,起抑制反应,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避免心律竞争。但这型起搏器只保证心室起搏节律,而不能兼顾保持心房与心室收缩的同步、顺序、协调,因而是非生理性的。

(3)双腔(DDD)起搏器

心房和心室都放置电极。如果自身心率慢于起搏器的低限频率,导致心室传导功能有障碍,则起搏器感知P波触发心室起搏(呈VDD工作方式)。如果心房(P)的自身频率过缓,但房室传导功能是好的,则起搏器起搏心房,并下传心室(呈AAI工作方式)。这种双腔起搏器的逻辑,总能保持心房和心室得到同步、顺序、协调的收缩。

(4)频率自适应(R)起搏器

本型起搏器的起搏频率能根据机体对心排血量(即对需氧量)的要求而自动调节适应,起搏频率加快,则心排血量相应增加,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目前使用的频率自适应起搏器,多数是体动型的,也有一部分是每分钟通气量型的。具有频率自适应的VVI起搏器,称为VVIR型;具有频率自适应的AAI起搏器,称为AAIR型;具有频率自适应的DDD起搏器,称为DDDR型。以上心房按需起搏器、双腔起搏器、频率自适应起搏器都属于生理性起搏器。

(5)CRT型起搏器(一般称三腔起搏器)CRT型心脏起搏器能通过恢复左右心室的同步起搏治疗心脏衰竭。主要是心肌病的病人,心脏的结构大到一定的程度,射血分数差,达到了三腔起搏器的适应症的话,就会选择此类型的起搏器,这些病人往往会出现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病变,左右心室收缩不能同步,导致心功能更差,有效射血更少。CRT就可以基本解决这个问题。

(6)CRT-D或ICD(体内自动除颤复律器)型起搏器CRT-D是CRT+ICD组合两者功能的起搏+除颤器,其针对严重心衰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人,不单是面临心衰的问题,还面临着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心衰的病人50%以上死于恶性心律失常,所以,这样的病人在holter上面发现有室速,我们就建议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如果有更好的条件,建议装CRT-D,既治疗心衰的问题,又能解决心律失常的问题。

(7)起搏器的程序控制功能

指埋藏在体内的起搏器,可以在体外用程序控制器改变其工作方式及工作参数。起搏器植入后应定期程控起搏器状态及患者病情与起搏器是否优化,达到起搏器植入后最大效果,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规定一套最适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参数,使起搏器发挥最好的效能,资金节省上能而保持最长的使用寿限。

起搏器的适用人群

严重的心跳过慢

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这也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

心脏收缩无力

疾病若破坏了心肌,或改变了其原有形态,会导致心肌无法有力收缩。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就会引起心脏泵血不足,身体各部分无法获得充足的新鲜血液,造成头晕、胸闷、乏力等各种症状。如药物治疗无效的扩张性心力衰竭,可以在心脏安装起搏器,同步产生电刺激命令,帮助心肌收缩。

心跳骤停

心脏停止跳动数分钟就能致死,一些疾病可引发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预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或唯一的治疗手段。

起搏器安装过程及安全性

很多患者对安装起搏器感到担忧,其实安装起搏器很安全,起搏器安装手术由心内科医生施行,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方法是,将电极导线从锁骨下方的静脉插入,在X线透视下,将其插入预定的心腔起搏位置,固定并检测。然后在胸部埋入与电极导线相连接的起搏器,刀口大约4-5厘米,根据起搏器大小不同而异,缝合皮肤大约5-6针,即可完成手术,术后7天拆线即可出院。

心语月谈心律失常频道∣医院长按,识别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好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22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