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irculation杂志上刊登了最近一期的心电图挑战,讨论了逆向和正向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同之处,一起来看看。

病史简介

患者为26岁青年男性,既往无心脏病史,突发心悸,持续几分钟,自述咳嗽可以终止心悸。患者已因心悸入急诊治疗多次,但是没有发现明确病因。患者之前的心电图见图A。此次患者因心悸发作持续几个小时入急诊就医,行心电图检查,见心电图B。

图A:患者最初心电图

图B:患者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

问题:患者心电图显示何种异常?

心电图解析

心电图A示规则心律,60次/分。每个QRS波之前都有P波(+),PR间期很短(0.12s)且稳定。I、II、aVF、V4到V6导联上P波正向。因此,该时刻患者表现为窦性心律。QRS波群时限延长(0.12s),是因为QRS波的上升支出现预激波(↑),导致QRS波峰尖底宽。预激波又称δ波,是提前出现的激动沿着心肌旁直接下传导致。

结合短PR间期,我们可以诊断其为WPW综合征。此外,还出现了正向同向性,例如V1-V6(←)导联上有高R波。正向同向性表明激动不是通过希氏束-浦肯野氏纤维传导,而是通过心肌直接传导。这种情况可见于室性心律,室性起搏心律和WPW波群。

电轴正常,0°-90°之间(I和avF导联上QRS波群正向)。QT/QTc间期正常(ms/ms和ms/ms)。可见期前收缩波,前面有一个不同于窦性的P波(*),因此我们诊断为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传导缓慢,是因为AVN有延缓传导的功能。

WPW波是由于早期心肌激动沿着心肌旁路和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氏纤维系统分别下传,通过AVN下传决定了预激的程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若AVN下传较慢,出现房性期前收缩时,会有更多的心肌被旁路下传的电位激动,导致QRS波宽大,出现更多的预激。另外一种解释是房性期前收缩的激动产生点距离旁路较近。

心电图B显示规则心律,次/分。QRS波群宽大(0.12s),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例如,V1(→)导联上出现RSR′波群,I、V5-V6(↑)导联上出现宽大的S波。

电轴正常,0°-90°之间(I和avF导联上QRS波群正向)。QT/QTc间期正常(ms/ms和ms/ms)。尽管任何QRS波前面都看不到P波,我们可以看见所有QRS波后面ST段上的切迹(*),II、aVR、aVL、V5-V6导联上最明显。这些切迹和QRS波关系密切。

II、V5-V6导联上P波倒置,avR导联上P波正向。我们可见短RP的心动过速,RP间期比PR间期短。短RP的心动过速可能有以下原因:

1.窦性心律合并长PR间期;这不是本病的病因,因为V5-V6导联上P波倒置,avR导联上P波正向。

2.房速

3.典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例如,快慢综合征),除了一种不常见的慢慢综合征(因为快传通路相对较慢)。

4.旁路引发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5.异位交界性心动过速。

6.房扑合并2:1房室传导阻滞,这也不大可能是本病的病因,因为第二个房扑波看不到。

因为患者最开始的心电图上表现为WPW综合征,患者这次发病最可能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尽管QRS波宽大,但并非逆向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传指的是经过旁路激动心室,然后心室的激动再经过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氏纤维系统逆传。如果是这样,将会导致类似窦性波表现。

该例患者,QRS波为典型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和WPW或者预激的窦性波群不同,且和图A中的房性期前收缩也不同,因此是正向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编辑:任杨源心心长按并识别下方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1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