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皮治疗白癜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20/8052401.html

心律失常心电图识别

T波正常应与主方向一至,在1,2,V5,V6导联均应直立。

1,3导联主波(QRS)向上电轴不偏,1导主波向下,3导主波向上(右偏),1导主波向上,3导主波向下(左偏)

1.窦性心动过速(或)V1上V5下是右反之是左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窦速十五格(PP\RR间期小于15小格)

①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②窦性心律频率次/分。

③PR间期及QT时限都相应缩短。

④可伴有继发性ST段压低和T波振幅偏低。

2.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窦速二十五格(PP\RR间期大于25小格)

3.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三大特征及其代偿间歇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QRS时间≥0.12秒,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2)其QRS前无相关的P波;(3)代偿间歇完全。

4.房性期前收缩(房早)的心电图诊断标准。1.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P’形态与同导联的窦性P波有一定差异。2.P’-R间期一般在0.12—0.20s。3.P’波之后的QRS—T可有三种表现:(1)P,波之后的QR5—T波群正常(与同导联窦性激动的QRS—T一致),最常见。(2)P’波之后的QR5—T波群变形,称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3)P’波之后无QRS—T波群,称未下传性房性期前收缩或房早未下传。

4.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5.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

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即f波,R-R间期不等,QRS波电压不等,可有心室融合波。临床检查特点是三个绝对不等: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与脉搏不等、心率快慢不等。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1)R-R频率范围-次/分;(2)QRS波群呈室上性;(3)R-R节律绝对均齐;(4)继发ST-T改变(继发心肌缺血所致)。

7.室性心动过速

1.单形性(阵发性)室速

心室率~次/分,基本规则或稍不规则,突发突止,其心电图特点参见《临床诊断学》。

2.非阵发性室速

①连续出现3~10个左右室性QRS波群,频率约60~次/分;②心动过速逐渐开始和终止;③窦房结和心室起搏点可竞争性控制心房和(或)心室激动,可发生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融合波。

3.尖端扭转型室速

  是多形性室速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①发作时室性QRS波群振幅和方向每隔3~10个心搏转至相反方向,似乎在环绕等电位线扭转;②QRS频率l60~次/分;③易在长一短周期序列以后发作;④QT间期常延长,并伴U波高大。

8.心室颤动

①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常由室扑转变而来,波幅0.5毫伏称粗波型心室颤动,次/分者称快速型心室颤动,频率次/分者称慢速型心室颤动.

9.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超过0.20s。房室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传导缓慢,均可导致PR间期延长。QRS波群形态正常者,房室传导延缓部位几乎都位于房室内结,极度少数为希氏束。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相邻PR间期呈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PR间期<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搏动的PR间期正常或延长。2:1房室阻滞可属第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若同时记录到3:2阻滞,第二个心动周期之PR间期延长者,便可确认为Ⅰ型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心房异位节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及其近邻,心室率40~60次/min,QRS波群正常,心律亦较稳定;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min以下,QRS波群增宽,心室节律亦常不稳定。

10.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V1呈RSR型,RR,QRS时限0.12秒,V5,V6,I,AVL导联呈qrS型,S宽大,ST-T继发性改变。

11.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P波高尖,电压>0.25mv,2,3,avf突出)

(1)QRS波群电压增高Rv5大于2.5mV;Rv5大于4.0mV(女性大于3.5mV);Ravl大于1.2mV;RavF大于2.0mV;Rl大于1.5mV。(2)QRS电轴左偏,大多在-10以上。(3)QRS间期延长大于0.10s(一般不超过0.11s),V5或V6的室壁激动时间延长超过0.05s。(4)ST-T改变STV5、V6、avL、avF下移超过0.05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2.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1)QRS电压增高Rv1大于1.0mv,Sv50.7mV,Rv1+Sv51.2mV;V1的R/S1,V5的R/S1,Ravr0.5mv。(2)QRS的电轴右偏,常超过+。(3)V1室壁激动时间大于0.03秒。(4)STv1-v3下移超过0.05mV,T波倒置。

12.心肌缺血

当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的表现是有一段称为“S-T”段的线条向下移位,而缺血消失时ST段恢复至基线

13.心肌梗死

ST段抬高性心梗:一,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二,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三,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非ST段抬高心梗有两种,一,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无病理性Q波,也无ST变化,仅T波倒置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122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