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梗:“人一生中心跳次数是一定的,跳得慢,寿命就长,跳得快,寿命就短”!
如果你是个不爱运动的人,这句话可能正中下怀,让你名正言顺地“葛优躺”。
如果你是个喜欢跑步的人,这句话可能会让你产生不少担忧:我跑步心跳快,还能不能跑了?
放心吧!跑就对了!
心跳越慢,寿命越长?
一般来说,人的心跳每天跳跃10万次,人的一生心跳大约能达到28亿次,假定人的心跳数是一定的,就是28亿次,那么这就意味着心脏跳得慢,寿命也许可以活得更长。
年,丹麦科学家发表了一项长达16年的追踪研究,大约涉及多名男性,研究人员将静息心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心率和死亡率存在正相关——即心率越高,死亡率越高。
事实上,心率只是一个表象。心肺耐力越好的人,安静心率越低,反之则越高。也就是说,心肺耐力才是影响健康的本质。
安静心率(没有身体活动,静坐时的心率)通常在60~次/分都属于正常范围,低于60次/分属于窦性心动过缓,高于次/分则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经常跑步的人群,安静时心率往往较低,可能在50~60次/分甚至更低。经过长期的运动,也可以使原来的安静心率下降至50~60次。
问题来了,经常跑步,心率长年处于较高的状态,会因为心率过高而缩短寿命吗?
安静时的心率肯定是要比运动时的心率更高的。但不要忘记了,经常跑步的人,安静时的心率要比一般人低,即使运动时心率高一些,但一天下来总的心跳次数仍然要比不运动的人要少。
其实,与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1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