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心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相信大家对于冠心病的诊治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当冠心病遇上痛风时我们该如何从容应对?

作者丨英硕

来源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病例介绍

患者老年女性,主因突发胸痛3年,喘息3天入院。

患者于3年前劳累后突发胸痛伴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示V4-V6导联ST段抬高0.1-0.3mv,CK-MB和肌钙蛋白明显升高,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完全闭塞,于前降支植入支架1枚,后查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前后径40mm,左室舒末径55mm,左室射血分数45%,左室前壁运动减弱,出院后患者规律服用阿司匹林mgQd、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20mgQd、呋塞米20mgQd、螺内酯20mgQd等,未定期复查,入院前3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喘息,症状逐渐加重,不能平卧,至我院急诊考虑患者“急性心力衰竭”收入院。

患者入院后肾功能,显示尿酸umol/L,第3天上午查房时患者喘息症状明显改善,但诉右侧膝关节疼痛,查体右膝皮温高,考虑急性痛风发作。

病例先介绍到这里,我们作为心内科医师该如何应对这一突发状况呢?

可能有同道会说,直接请内分泌科会诊呗,毕竟痛风属于他们科的病,但是心衰可是心内科的病,对于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来说,权衡各种治疗获悉和风险才是最关键的,而非将每个疾病独立治疗。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患者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首先,患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下降,属于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需要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抗血小板和调脂药需要长期服用,而患者心肌梗死已过去3年,近期无再发心肌梗死,所以应停用氯吡格雷,仅保留阿司匹林——单联抗血小板药物。

其次,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症状,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需要给予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一旦急性心衰得以控制,就需要转为慢性心衰的治疗过程,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增加小量的β受体阻滞剂、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俗称“金三角”,如患者为窦性心动过速,在β受体阻滞剂最大耐受情况下心室率仍偏快,可加用伊伐布雷定抑制窦房结功能。

当然,对于传统缺血性心肌病我们应该这样治疗,但是当痛风出现时,上述药物是否需要作出调整?

痛风根据病程,分为4期:无症状HUA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结合患者血尿酸高、长期使用利尿剂及临床表现,考虑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治疗应予:①低嘌呤饮食;②大量饮水(尿量-ml/d);③碱化尿液;④秋水仙碱;⑤非甾体抗炎药;⑥糖皮质激素,而避免降尿酸治疗,同时避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

现在问题来了,患者目前用药是否需要调整,如何选在降压药,入量是否需要严格控制?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①最新专家共识指出,阿司匹林对于尿酸代谢的影响具有剂量特异性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轻度升高血尿酸,但考虑到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获益,不建议停用,建议碱化尿液,同时监测血尿酸水平。②阿托伐他汀具有较弱的降尿酸作用,可优先使用。③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可诱发或加重痛风,心衰患者首选非噻嗪类利尿剂,同时摄取适量的水分并碱化尿液;④高血压患者,优先考虑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物。氯沙坦钾、氨氯地平具有促尿酸排泄的作用,且氯沙坦钾作为ARB类药物具有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可作为首选降压药,如血压控制不佳,可加用氨氯地平。待痛风急性性缓解后便可酌情降尿酸治疗了。

参考文献:

1.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56(3):-.

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3):49-5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2(2):98-.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jg/9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