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真实生活:高级囚犯 金融屌丝

“那些在公募基金做过老鼠仓,拿老百姓(603883,股吧)钱练过手的基金经理,我们私募基金张开双臂欢迎你,离开公募基金是你最明智的选择。”这条在朋友圈广泛流传的段子,让仍在公募基金任职的基金经理感到非常懊丧。

“之前老百姓的公敌是开发商,现在人民的公敌变成了基金经理,到处都在说捉老鼠。”一名在基金行业担负了9年基金经理的博士向21世纪经济报导抱怨。“基金行业的‘老鼠仓’只是个别现象,但监管层掀起的‘捕鼠’风暴给外界转达的信息是基金经理皆是‘老鼠’。”

但真实的基金经理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样。

“外界以为基金经理很鲜明,轻轻松松拿着几百万年薪。但其实60的基金经理年收入也就是万元。”前述博士基金经理抱怨。21世纪经济报导调查发现,超过一半基金经理人群的年收入就是50-60万元。而所谓的百万年薪收入,只出现在资产范围排名前20名的基金公司。

在的调查中,风险收益不对等是基金经理们普遍对这个行业的评价。他们泄漏,这半年来的捕鼠风暴让全部行业感到“士气低落”,有些人更是萌发了离开的打算。

“高级囚犯”

一群毕业于清华大学等各大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手上掌管着几十亿资金,每天西装革履,与上市公司董秘、高管运筹帷幄探讨公司的未来,这是外界对公募基金经理的认知。

但对身处这个行业的群体而言,他们的感受是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末风光、体面。有些人乃至感觉“基金经理就是高级囚犯”,没有自由和尊严。

“每天摄像头对着你,你干的每一件事情都被拍下来。交易时间上缴,固定被录音,基金经理就是高级囚犯,哪有人格的尊严?”刘锋(化名)是一名8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已于2014年年初离开这个行业。

刘锋是一名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先在券商研究所担负分析师,后加入基金公司担负研究员,2006年即开始管理基金。但在这长达9年的工作中,他最深的感受是“基金行业是资产管理行业中最透明、监管最严的行业”。

提起监管这个词,在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做了4年基金经理的罗平(化名)说,基金行业对基金经理的管束已超出了正常人能想象的范畴。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罗平担负基金经理,直系亲属都不能炒股,兄弟姐妹等买卖股票必须向公司报备。

“由于你做基金经理,家里人不能炒股,你的父母能理解你。但你的姐姐、你的姐夫呢?我有甚么权利去要求他们向我供职的公司汇报炒股情况?”罗平有点无奈地表示。

一名在基金行业干了6年的基金经理唐立(化名),亦向坦言这个行业没有自由。“交易时间打根本找不到你,身旁很多朋友都不能理解。”但其实在股市开盘的时间,就算家里产生了天大的事情,都没办法通过联系到基金经理。

上缴、通话录音、摄像头监控等等,都还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监管手段。真正让基金经理绷紧神经的是对投资行动和投资决策的监控。例如,证监会1月份启动对新股报价的核对。

“新股报价这个事情,就是依照自己对行业和公司的理解报个价格。结果,证监会还派人过来检查,把你单独关在一个会议室,让你解释半天,为何报这个价格。”唐立说,核对队以3人为一个调查小组,见面就让他签一份“自愿接受通话记录调查”的承诺书,这让他“很无语”。

最近半年来的捕鼠风暴,1批批基金经理被要求协助调查,这更是让基金经理们感受到高压的监管政策。

“现在的监管,不仅是老鼠仓,就连股价异动都可能被列入涉嫌内幕信息交易。”罗平说,基金经理的操作都非常谨慎,比较妖的股票都不敢去碰,就怕会惹上内幕交易的嫌疑。

一个细节颇能体现捕鼠风暴对基金行业投资带来的影响。

“我一个初中同学在一家上市公司当董秘,我们常常打,但我完全不碰他们公司的股票。不管他们股价涨得多好,都不买,有些东西实在是解释不清楚。”唐立说,在监管如此严厉的情况下,他宁愿选择不碰这些股票。

金融屌丝

收益风险匹配是金融学最古老的一个定律。但基金经理承受着如何严格的管束时,外界的认知是这个群体是领着高薪收入的高帅富人群。但现实的情况是,他们自诩自己就是一群“彻彻底底的屌丝”。

“基金经理并不是都是百万年薪,有60的基金经理拿得手就是万元的收入。”陈林(化名)自2009年就担负基金经理,最初任职于一家老十家基金公司,后来转到1家小基金公司担负总监。

他发现,小公司的基金经理收入也就是万元。而刚入职的研究员月薪才5000元,常常外出调研,用收发邮件,竟然连都欠费。

调查发现,基金经理年收入60万元,这在范围200亿以下、排名在30名开外的基金公司中特别普遍。

“大多数基金经理的税前收入就是60万元,除非是个别基金经理自己和公司谈。”一名就职于基金范围不到200亿,排名在50名左右的基金经理泄漏,小公司基本就没有年终奖。

“公司所说的年终奖发到账户上,你自己都不会注意到。由于这笔外界传说中丰富的奖金,也就是几万元。”前述基金经理戏谑地说。

但若是基金经理任职的公司范围是在第60名开外,他们的年收入是低至50万元以下。业内一家资产范围100多亿,还没有实现盈亏平衡的60名后基金公司中,有10几年工作经验的投资总监,年收入就仅仅是60万元。

“每天中午,基金经理随着我们普通员工一起吃盒饭。而且,吃的是便利店买的盒饭。”一名60后基金公司人士如是说。

外界盛传的百万年薪基金经理,大部分是在资产范围到达500亿以上,范围排名在20名之内的基金公司。

访问了前20名基金公司的多位基金经理,发现他们平均年薪是税前100万元以上,但个体差异非常大。

以范围排在前10名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为例,他们考核基金经理年终奖收入的方式是范围权重占比为40、事迹权重占60。

这家公司旗下一名担负了基金经理4年、管理资产范围超过30亿的基金经理,事迹保持在前50,每一年税前收入也就是100多万元。而同一公司管理10亿以下小规模的基金经理,虽然事迹排在行业10,但税前收入还不到100万元。

业内一家资产范围排在20名、资产范围到达600亿的基金公司,旗下有几位工作10几年、担负副总监职位的基金经理,排名在前20时的税前收入是300万元。但若事迹一般,税前收入是200万元,税后拿得手是120万左右。

接触的一名干了6年投资、同时又担负投资总监岗位的基金经理,过去每一年拿到的收入也就是200万元左右。

“不吃不喝干6年,也就是挣了一套房子。”一名圈内基金经理泄漏,这位投资总监买的一套房子在华侨城,每平方米是万元,一套房子的价格就是1200万元。

风险收益不匹配

一边承受着超乎常人的监控,但辛苦一年到头拿得手的是税后万元的薪酬,当他们将自己与身旁其他就职于金融行业的同学相比,感觉到的就是基金经理这份工作的风险收益不对等。

2005年,硕士毕业的陈辉(化名)进入基金行业,最初的月薪也就是元。当年,跟陈辉同一个宿舍的哥们去了银行工作,他的月薪不到1万元。一年下来,两人收入差不多。

随后两年是证券市场的大牛市,陈辉的收入快速提升,税前年收入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到达50万元以上,超过了银行哥们的收入。但他没想到的是,10年以后,他们的收入又回到同一水平线上。

“毕业10年,他已干到银行的支行行长,有资源积累有费用预算有权利,年收入也有100多万,跟我差不多。”陈辉感慨,两人在不同行业各自干了10年,干到现在收入已没有差异。

但两人的工作强度和承受的压力,乃至是生活的幸福指数,都有显著的差别。

在陈辉眼里,银行哥们的工作压力没有基金经理那末大,每天6点下班回家就是休息。而他是每天6点多离开公司,7点看联播了解经济政策,8点开始打开邮箱浏览券商发来的研究报告和上市公司的公告,撰写晨会点评,超过12点才休息。

基金经理这份工作的风险收益比,在与离职转做私募的基金经理比较中,显得更加突出。在他们看来,一样是拿百万年薪,私募挣这笔钱比公募基金经理要轻松很多。

陈辉有同行离职做了私募基金,自己手上有几百万的积累,再找了几个关系不错的企业老板客户,总资金范围也就5000万元。这位私募一年也就做几个波段,没行情就到处去玩,生活变得简单、轻松。

但他拿到的收入还比公募任职时更好一些。“上一年的回报是30,他可以提取20作为事迹报酬,年收入就有300万元。”难得的是,由于是帮朋友管钱,一年下来不用缴一分钱的税款。

接触的多位还在坚守的基金经理,他们也自言开始心生疲倦。

“如果有500万投资本金,就不需要覆盖这么多公司,我只需要找我最熟习、成长最稳定的几只股票,每一年赚30至50就够了。”一名有5年经验的基金经理说,等哪天辞职不干了,就拿自己的钱炒股,每一年赚一两百万,收入并不比在公募低,但会轻松很多。

周转率加快

工作强度和承受的工作压力与当前的收入其实不匹配,是基金经理这个群体的共同感受。

而在今年以来的捕鼠风暴这1导火索驱动下,很多干了近十年的基金经理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转身做私募基金,或是做一个大散户。

天相投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541只基金宣布调剂其掌门人人选,相当于一天就有两三起基金经理变更事件产生。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发现,近一年有174位基金经理离职,但其中仍坚守公募基金的唯一15人,占比不到1成。

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公募基金经理的周转率可能还会提升。21世纪经济报导调查发现,有一批在岗位工作了四五年左右的基金经理已有了离开的打算。而他们大多是80后基金经理。

“但凡有点积蓄的,都不愿意再留在这个行业。”一名有5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直言不讳地说,基金经理这个行业的职业生涯其实不长,证券市场瞬息万变,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模式,逼着基金经理不断学习。但这类强度的工作,干到40岁就干不动了。

一名2010年担负基金经理的80后说,目前仍留在基金经理这个岗位,拼尽全力去做好投资,是为了退出做准备。

“现在打工准备资本金,等自己投资能力提升了,就可以辞职管自己的钱,或说帮高净值的客户管钱。”这位80后说,可以预感的是,优秀的人材会离开公募行业。

但留下来的人也会找一个平衡点。“以后就正常上下班,不会那末拼命,赚一点是一点。”深圳一名基金经理坦言。

相比,公募基金行业缺少激励机制,留不住优秀人才,这是最近几年反复提到的话题。基于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此,《新基金法》放开了制度的束缚,允许基金经理炒股,但需要申报。

但在基金经理们看来,这样的制度其实不具有可执行性。

“允许基金经理炒股的制度发布了两年,但直到现在没有基金经理去申报,也没有人买,这是由于制度的履行性很差。”深圳一名混合型基金经理说,风控的态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公司的风控就不让你做。

“如果一名基金经理申报买某一只股票,风控就得检查你的基金组合是不是有这只股票。假定现在组合没有这只股票,但在你持有期间,你的组合就不能买。”前述深圳混合型基金经理说,公司风控判断这对投资操作还是带来不便。

操作上的问题还不止这些。例如,风控还得核对公司其他组合的持仓是不是有这只股票;如果基金经理买的这只股票表现不错,投资者会质疑为什么基金经理的个人账户买了,但他管的组合却没有买。

“你看,到头来,制度是没法实行的。”前述深圳混合型基金经理感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说、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昭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当全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jg/10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