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0921/8231864.html

同步电复律

通过R波触发脉冲电流正好落在R波的下降支,有效防止电刺激落在心动周期的易损期上(T波前支靠近顶峰前20~30ms)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

非同步电除颤

心室颤动时各部位心肌激动位相的不一致,没有明确的QRS波,无法利用R波作为同步触发点产生放电,任何时相都可放电。

适应症

非同步电除颤:室颤、无脉性室速。

同步电复律:房颤、房扑、室上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

除颤原理

单相波:单相波—只有1个时项,即电流随着时间在正负两极间以单一方向流动。

双相波:双相波—是指除颤电流的波形有两个时相:第1相是正相,电流由正极流向负;第2相是负相,电流在正负电极间反向流动。

电击能量选择

非同步电除颤:成人首次电击能量根据波形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使用双相波电量~J就可以终止心室颤动。如果使用者对除颤器不熟悉而不能确知其除颤电流波形及其特定能量,则建议使用默认能量J除颤.儿童首次电击能量2-4J∕kg,后续电击的能量至少为4J∕kg,小于10J∕kg。

同步电复律:心房纤颤,首剂能量双相波J~J。心房扑动,首剂量能双相波50J~J。室性心动过速,首剂量能双相波J。

并发症

心律失常、低血压、栓塞、皮肤灼伤。

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在放电前,应将两极板之间的皮肤擦干,如果盐水或导电糊将两极连接起来,电流将流过皮肤而不是心脏。

2.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因为除颤会造成其功能障碍。

3.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与操作者和患者无直接或者间接接触。

4.电极板必须很好地与身体接触,并稍用力以便电能量从除颤器到达心脏,而在电极与皮肤的界面上没有损耗,否则就会对病人产生严重烧伤。为了保持电极板与皮肤的良好接触,防止空气间隙使接触电阻增高,在电极板上应涂上一层导电胶或用专用导电糊,防止皮肤烧伤。

5.操作时禁忌手带湿操作,可带手套绝缘。

内容参考引至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如您喜欢本文,请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谢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12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