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应综合多项诊断标准解读心电图,因为现有的这些标准的敏感度通常较低(不足50%),但特异度较高(通常85%~90%),每种标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各不相同;
qrs波电压
左室肥厚
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
1/
综合以上4例实例,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图解:左心室肥厚与st-t改变
-->
2、年龄影响与诊断解读
qrs波电压是诊断左室肥厚最常用的指标,有许多诊断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标准(表1),其中常用的电压标准包括ri和sⅲ振幅之和,sv1和rv5或rv6振幅之和,以及sv3及ravl振幅之和三种对于年龄因素,常用的qrs波电压的诊断标准是针对35岁以上人群的,适用于16~35岁人群的诊断标准尚未建立左室肥厚qrs波电压改变的示意图见图1
另外,心电图诊断必须与临床结合,例2的心脏杂音是重要的依据,强烈提示心房或心室可能存在肥大
例3,男性,16岁,剧烈胸痛一天身高175 cm,体重60 kg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增厚(13 mm)主要心电图特点:sv1+rv5 >35 mm,rv5 >33 mm
③心电图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解读
胸壁的厚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v5导联的r波电压,但对v1导联s波电压影响甚小,因此在分析“qrs波电压改变”时,v1导联s波电窦性心动过速诊断压非常重要在目前的临床上,“sv3+ravl(男性>28 mm,女性>20 mm)”,这一标准未被广泛应用,从以上两例心电图特点的差异,也不难发现这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标准
3、正确解读的诊断价值
心电图分析:适用于16-35岁之间人群的诊断标准尚未建立,该患者恰为16岁,显然用小儿的诊断标准已不适合,只能借鉴35岁以上的诊断标准来分析该心电图(图4)强烈提示左室肥厚的特点是v5导联r波电压显著增高>33 mm
例2,男性,17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身高180 cm,体重60 kg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脉导管未闭,左室增大,二尖瓣轻度反流主要心电图特点:sv1+rv5 >35 mm, sv1 >23 m,sv2 >25 mm,rv5 >33 mm,sv3+ravl(男性)>28mm
关键词:
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影响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图5中vx1、vx2、vx3和 vx4导联分别为v5r、v4r、v7和v8导联)
心电图
①临床上应推广更多的被公认的诊断标准,以便早期诊断左室肥厚;
心电图分析:以上两例心电图(图2,图3)的共同特点是qrs波电压改变,以胸前导联电压改变为主尽管两例都达到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但是实际的左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却不同进一步观察两例的心电图特点,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别,同是胸前导联电压改变,例1仅表现为v5导联r波电压增加,v1导联s波电压并未增加,而例2则v5导联r波和v1导联s波均增加
例4,男性,59岁,高血压史20余年,胸闷心悸3年,加重1月,心电图异常而入院超声心动图:室间隔(11 mm)和左室后壁(11 mm)均在正常值的高限,室间隔局部轻度肥厚冠脉造影:未见异常主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要心电图特点:sv1+rv5 >35 mm,sv1 >23 mm
相关阅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 刘霞
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窦性心动过速(图4中vx1、vx2、vx3和vx4导联分别为v5r、v4r、v7和v8导联)
心电图分析:该心电图是否能诊断左室肥厚? 在2009年aha/acc/hrs发表了《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详细规范了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见表1表中所列出的诊断标准,均是上世纪90年代前被提出的,尽管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国内至今最常用的第一诊断标准仍是rv5或rv6 >25 mm这是一项敏感度极低的标准,按在这一标准,例4的心电图不能诊断左室肥厚然而实质上该心电图符合建议所列出的多项标准,结合其长期高血压史,完全能诊断左室肥厚由于该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患者左室肥厚处于早期,而且是室间隔的局部肥厚,心电图的改变较少或较小,采用单一的诊断标准,必定会遗漏诊断
例1,男性,38岁,反复发作性胸痛2年,无高血压史身高164 cm,体重54 kg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冠脉造影:未见异常主要心电图特点:sv1+ rsv5 >35 mm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
1、体型影响与诊断解读
沈阳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