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与瓣膜性房颤
“非瓣膜性房颤”是指没有心脏机械瓣或中重度二尖瓣狭窄(通常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房颤。合并房颤的机械瓣患者以及合并房颤的二尖瓣中重度狭窄患者只能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表1非瓣膜病房颤卒中危险因素CHA2DS2-VASc评分
目前对栓塞风险评估主要依靠“CHA2DS2-VASc”评分,其中S2和A2分别代表既往有血栓栓塞病史和年龄≥75岁。这两项因素可成倍增加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是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这两项的评分各为2分。而A、H、C、D、Sc、V则分别代表年龄65岁、高血压、心衰、糖尿病、女性和血管疾病等,血管疾病是指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外周动脉疾病,这几项分别代表1分。
最高评分为9分,所有CHA2DS2-VASc评分≥2的男性房颤患者均需口服抗凝以预防血栓栓塞,所有CHA2DS2-VASc评分≥3分的女性房颤患者也需抗凝治疗;评分为1分的男性房颤患者以及CHA2DS2-VASc评分为2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意愿给予口服抗凝;无危险因素,即评分0分者不需抗栓治疗。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具有同样的危险性,其抗凝治疗的方法均取决于卒中危险分层。房扑的抗凝治疗原则与房颤相同。对于有抗凝适应证的房颤患者,应用新型抗凝药物优先于华法林。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风险与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相似,但只有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可明显减少卒中。不管房颤患者是否伴有卒中危险因素,单独应用阿司匹林不作为房颤卒中预防的方法。在合并有抗血小板治疗指征的情况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可根据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及出血危险综合分析,短期联合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两者联合可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图自/网络
编辑/马彦董金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fl/14659.html